美國是全球最大的醫藥保健品消費市場,也是全球最大的原料型產品需求國。巨大的產業需求,要求美國企業不斷從世界各地進口原材料,包括植物型原料產品。一直以來,美國都是我國中藥產品出口的主要目標市場之一。
自2001年以來,我國中醫藥產品進出口貿易一直保持著較為平穩的增長,進出口額已從2001年的6.4億美元(1美元約合6.14元人民幣)增長至2012年的33.7億美元。其中,中藥產品出口額已從2001年的4.6億美元增長至2012年的25億美元,年均增長率達16.6%,增長較為穩定。
在全球范圍內,越來越多的新興市場開始接納和使用中醫藥,這意味著我國中醫藥的影響力正在進一步擴大。然而,我國中醫藥國際貿易的穩步發展,仍離不開歐洲、北美洲、亞洲等傳統市場的推動,其中,全球最大的醫藥消費市場——美國市場的穩定增長功不可沒。
剛性內需拉動進出口貿易
2001—2012年間,我國中藥產品對美進出口貿易增長穩定,進出口額已從2001年的1億美元增長至2012年的4.2億美元。其中,我國中藥產品對美出口額已從2001年的0.7億美元增長至2012年的3.5億美元,年均增長率達15.3%;而進口額從0.3億美元增長到0.7億美元,年均增長率僅為8.2%,出口增幅明顯高于進口。
從美國市場情況來看,我國原料型企業將中藥產品以膳食補充劑原料的形式在美銷售,既可以獲得不菲的利潤,從操作層面來講也沒有注冊審批等復雜手續,目前來看不失為一個較優的選擇。然而,制劑企業將我國藥政部門按照“藥品”審批的中成藥產品,長期以“膳食補充劑”名義在美國銷售非長久之計。
我國出口美國的中藥產品,多數作為膳食補充劑的原料使用,產品應用渠道相對較為簡單。因此,可以將我國中藥對美國的出口額與美國草藥類膳食補充劑銷售額進行對比,分析我國出口產品在美國膳食補充劑產業中的貢獻。數據分析發現,2001—2011年間,我國出口美國的中藥產品占美國草藥類膳食補充劑的比例,已從2001年的1.7%增長至2011年的5.2%,占比有所提高。但從數據也不難看出,我國企業在產業鏈中僅僅承擔著原料供應商的角色,膳食補充劑產品帶來的更多附加值均被美國制劑企業享有。因此,加快進入制劑領域的步伐,將是我國中藥企業在美謀求長遠發展的必然選擇。
整體來看,美國市場對我國中藥產品國際化發展意義重大。從我國中藥對美出口企業的現有發展特點來看,以原料型產品為主導,以膳食補充劑市場為目標的市場經營模式,仍會在相當長的時間內存在。其中,植物提取物產業的發展,將成為未來我國中藥產業對美國際貿易的主力,從植物提取物原料生產向植物提取物制劑生產的轉變,也將為企業帶來更多的發展空間。此外,深入研究美國藥品注冊法規,通過注冊植物藥,使中藥真正在美國藥品主流市場占據一席之地,仍然有漫長的道路要走,但諸多現象表明,中藥在美國以“藥品”身份注冊,并得到認可,已不再是難圓的夢。希望在中藥FDA注冊領域中,可以看到更多有實力的中國企業的身影。